廣州市踐行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打造智能建造全產業鏈為抓手,推進建筑業高質量發展,在強化頂層設計、構建產業體系、打造示范項目、培育優勢企業、創新產品技術和建設人才梯隊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效。
廣州市將智能建造工作融入“新城建”和CIM改革試點工作,建立了市主要領導掛帥的工作聯席會議協調機制。《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加大“云大物智移”等新技術在建造全過程的集成與創新運用,探索建立智能建造產業體系;《廣州市創建“新城建”產業與應用示范基地實施方案》明確,依托廣州產業優勢,以推進數字技術、應用場景和商業模式創新,打造智能建造產業體系。下一步,廣州市將以智能建造試點城市為契機,圍繞建筑業高質量發展總目標,以數字化、智能化升級為動力,圍繞產業生態、技術應用、管理制度、科技支撐、人才培育、政策體系六大方面,系統性探索形成具有廣州特色的智能建造發展模式。
廣州市發布了《廣州市構建“鏈長制”推動建筑業和規劃設計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積極構建“鏈長制”工作推進體系,推動建設智能建造完整產業體系。目前,已布局建設十余個各有側重的產業園區,吸引智能建造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集聚,有效強化各環節主體之間的協同工作,促進智能建造產業協同融通發展。如“設計之都二期產業園”聚焦CIM平臺擴展、智能建造、綠色低碳和建筑產業互聯網,打造全市“新城建”創新綜合體;“粵港澳大灣區高端裝備制造創新中心”集產、學、研、展、貿、游多業態于一體,重點聚集研發、設計、智造、供應、展覽、交易、培訓、服務等企業;中建綠色科創產業園重點打造以建筑科技創新、智能建造產業為主體,涵蓋研發、設計、智能裝備、建筑機器人等科技產業的國家級科創平臺和建筑技術交流高地。
一是組織編制技術指引。根據廣州市智能建造現狀與發展方向,編制廣州市智能建造技術指引,指導工程項目具體實施。二是廣泛遴選試點項目。目前,已形成57個項目的第一批智能建造試點項目培育名單,多個項目在不同建設環節融入智能建造前沿技術。中建四局總部大樓項目通過應用“呼吸”幕墻、環境監測、遠程視頻監控、無人機巡檢、全過程BIM應用、裝配模擬分析、智能生產工廠、建筑機器人、太陽能集裝箱等技術,打造科技創新新地標。花都百花城項目面向全裝配剪力墻結構研發了全新一代輕量化空中造樓機,通過模塊化、輕量化、智能化改造,為超高層裝配式施工探索新方向。三是培育示范標桿項目。選取有條件的項目予以全過程指導和培育,打造成為示范標桿項目。廣州將采用“邊建設,邊歸納”方式,及時總結示范標桿項目成功經驗,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經驗,提升智能建造技術水平。